苗木,苗木網,苗木基地,苗木價格,苗木價格網
苗木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|
發布者:苗木網 發布時間:2024-05-06 閱讀:578次 |
苗圃育苗技術的發展,使得南木北移、北木南遷成為可能,而隨著國內外交流的增多,大量外來的新型觀賞苗木不斷地涌入我國市場,所以應加強植物檢疫,注重苗木流通環節的病蟲害防治,防止外來病蟲害在本國蔓延。 凈化苗木生長環境 凈化苗木生長環境輕,能保持苗木培育基地的清潔,做好環境衛生工作,及時排除滋生病蟲害的條件,切斷苗木病蟲害的傳染源。例如,定期對園藝工具、溫室、土壤進行消毒;對苗木病殘落葉進行收集并集中燒毀。具體做法是:熏蒸消毒:傍晚點燃藥劑對栽培苗木的日光溫室或溫室大棚進行熏蒸,在第2天開窗通風。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,硫磺粉是最主要的熏蒸藥劑,每立方米空間用藥劑量是5~10g?,F在最常用的熏蒸劑是20%速克靈煙霧劑,用藥周期是7~10天/次,每立方米空間用藥劑量是2~3g,且連熏3次。市面上還有其他的熏蒸劑在售,具體用法可參照說明。土壤消毒:地栽苗木土壤、溫室苗木栽培用土是土壤消毒的主要對象。傳統的土壤消毒是炒土,利用高溫消滅病蟲害,不過容易引起土壤板結,破壞團粒結構?,F在最常采用是藥劑處理和高壓蒸汽滅菌,有效地避免了炒土的缺點。藥劑處理是利用40%甲醛溶液(福爾馬林)對土壤進行消毒,具體用法是:鋪一層土壤噴1次藥劑,每立方米土壤用藥劑量是200~300mL,用薄膜覆蓋密封,7天左右以后攤開薄膜晾曬。對于露地栽培花卉苗木土壤,可采用輪作法,預防地栽土壤帶菌。 科學管理 根據生態學特性、生物學特性,對苗木生長期進行管理,比如光、水分、溫度、風、土壤營養管理,保證植株的健康生長,提高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,防止病蟲害的發生。積極引進抗病品種,提供植株自身增抗病蟲害能力。在培育苗木的時候,注重植株的多樣性,進行合理種植,避免出現大面積地栽種同一種植物,使得植物成為阻擋病蟲害的擴散蔓延的屏障。定植后,進行冬季深翻、合理修剪、清除枯枝落葉等科學管理措施。采取措施,盡可能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,比如人工摘除蟲巢、開展燈光誘蛾。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(biological control)一種環保型植物病蟲害防治新技術,利用無公害或公害小的生物去防治公害大的生物,可以分為以蟲治蟲、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3大類。生物防治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,通過抑制或消滅的方式來降低害蟲的生物種群密度。相對于傳統的農藥、人口防治方式,生物防治具有環保、無污染、節省人力的優勢,是苗木病蟲害防治的發展趨勢。 藥劑防治 對于苗木病蟲害的防治,藥劑防治具有見效快、使用方便的優勢。在使用藥劑進行病蟲害防治時,應根據病蟲害的類別,選擇**的藥劑,**限度地消滅病蟲害,最小限度地污染環境。注重用藥方法、用藥時機的選擇,在**的用藥時間選用**的用藥方法(噴灑、澆灌等)能顯著提高藥劑療效。應盡量推廣、示范,使用高效、低毒、環境友好的藥劑,比如,Bt、滅幼脲、甲維鹽、綠浪等,上述藥劑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無公害藥劑。值得注意是,不應長時間使用同一藥劑,交替使用多種藥劑,避免病蟲害出現抗性,保證藥劑的有效性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應及時替換老化、陳舊藥械,引進靜電噴霧、射程大、可低量噴霧的藥械,減少對環境的污染,提高藥劑的利用效率和防治效果。 |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446080.com/135.html
打印本頁 || 關閉窗口 |